蚂蚁视界全媒体

首页>观察 > 正文

健康证“不健康”|别让健康证沦为“给钱就办”的灰色生意
2025-01-14 14:08:06 报道 来源: 工人日报
  张翼

  《工人日报》(2025年01月14日 05版)

  健康证,全称“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从事食品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餐饮行业、饮用水行业、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等特定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证件有效期为一年。但是,一些自称“健康证办理”的人员却活跃在网络平台,声称可以办理健康证。(见1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核对体检者身份,健康证换人替检竟然“轻而易举”;健康证体检项目“缺斤少两”,大豆酱替代粪便样本竟能蒙混过关;给钱就办,只要缴纳90元体检费就能拿证……从记者调查情况看,健康证“不健康”在一些地方是严重存在的,某些失序行为甚至可以说是荒谬至极。

 

 

  追根溯源,“健康证办理”之所以成为一门灰色生意,有利可图的背后是责任疏失。用人单位很可能心知肚明,最起码是没当回事,压根就没有意识到所在行业对于从业人员实施健康证管理的必要性和严肃性,“有证应付检查就行”。如此心态之下,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职业操守去从事生产、服务消费者,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同时,健康证的监管责任一般归于卫生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也负有核对健康证有没有、真不真的责任。日常监管抽查中,“假证”或许不难发现,但如果不寻根究底,那些来路不正的“真健康证”很可能会蒙混过关、留下隐患。

  为今之计,不妨对现有的健康证进行一次大体检,顺着健康证倒查相关颁证机构,看看到底其中存在多少人证不符、给钱就办的猫腻,并对健康证管理不严格的相关企业和店铺依法严惩、以儆效尤。从长远看,一方面,要依法严格管理,拧紧责任链条,完善健康证办理流程,不让医疗机构、办证平台等各方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将健康证对应的体检信息上传、联网,方便相关部门、消费者查验监督,用数字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唯有“硬碰硬”“动真格”,才能让健康证真正“健康”起来。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敬请在一周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本站新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在蹭热点这方面,…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在蹭热点这方面,山西文旅绝对是营销鬼才!

《黑神话:悟空》火了!作为游戏中超一半的取景地所在地山西跟着火了!随着国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的火爆上线,一场关于山西文旅的流 ...

·内容营销专家刘鑫炜:在蹭热点这方面,…

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誉|山西:小…

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誉|山西:小学生化身“天命人” 为家乡古建代言

  中新网太原1月8日电 (吴琼 杨静)美术考试上,可以亲手画出山西的古建筑,我觉得很有趣。通过今天的考试,我了解到很多山西的名胜古迹 ...

·用时仅2小时12分钟|打通“生命航线” …

本网所登载、转载内容旨在传播,均与本网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联系邮箱:medaimayi@163.com  联系微信:mediamayicn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20981     备案号:闽ICP备2022010152号-5

闽公网安备 35010302000724号